课程 Curricula

学校课程

美中科技教育促会参照美国NGSS科学教学大纲、芬兰教育部2020年打造世界科技强国方案,结合中国国情,最大程度的整合国际科教资源,引进和设计了工程、脑科学、生态科技、生物、物理、化学、纳米等国际科教STEAM课程,发挥优势,把最新科技教育的魅力直接送到师生身边,让师生在学校就可以感受到精彩。给不同年龄段学生带来不一样的、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新的科学教育和教学方法。

使学生接触工程、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核心概念。通过动手活动,使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是学生已经学过或即将学习的学校课程;激励学生通过活动发展技能,有助于学生获得科学和技术学习上的成功;提高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这些领域;学生在探究合作的实验过程中,自主学习认识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模型的搭建和创造,深入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并拓展应用到更多的化学反应中去,将感性表象的化学反应以具体生动的方式来展现。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基本的化学、生物原理,了解高科技知识,从中体会“乐趣、发现、创造”。 把动手的乐趣与科学思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探索中培养科学研究的技能、态度,学习科学知识。在精心的设计下, 激发出不同年龄的人们动手做一做、进行科学研究的强烈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习“学习”以外事物的能力; 激发科学兴趣,手脑并用,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们在自然环境和故事情境中认识生活中科学,并真实体会科学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回归科学最原始的面貌。

 

科学中心

美中科技教育促进会长期与世界优秀科教机构联系,考察了世界科技强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芬兰、瑞士、法国等20余个国家,通过多方会谈了解各国课外科学教育发展现状,整合世界最好的科教资源、设计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国际科教活动。其中“国际科教实验室”的是源于世界、侧重软件、与时更新、在科学教育领域具有示范功能教与学窗口。举办的多主题、多形式、多层次的科学教育活动,呈现了世界领先的科学教育理念、方法、成果的学习和实训基地。美中科技教育促进会负责北京科学中心的“世界科学讲坛”展室设计方案的设立规划、课程设计、运营方案等内容。

科学中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与工程的统一。不仅收集引进整合全世界各国最新的科学教育资源,包括理念、教育、教法、成果等;在国际专家的指导下对科技教师的实操培训,学以致用,充分提高科技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堂教学及研究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动手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与学校课内教育相结合,开发实验室科学课程,作为学校课内教育的延申和补充,让科学浅显易懂、变得生动及有吸引力;发挥实验室的科学中心功能,带课程走进学校,传播国际最前沿的科学教育,将实验室的功能辐射更广,让更多的学校和师生受益;学习国外优秀的科技赛事活动理念、内容、形式和组织等,通过举办赛事活动丰富教师的赛事策划和组织经验,同时更广泛地传播科学理念、方法和思维。

 

 

科学嘉年华

美中科技教育促进会是每一年全国科普日暨北京科学嘉年华世界科普区的承办者。多年来,有来自俄罗斯、美国、波兰、德国、法国、欧盟\比利时、爱沙尼亚、南非、新加坡、泰国、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国际组织机构如全俄科学节、德国科学日、比利时科技都会、欧盟科技联盟、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马塞诸塞州科学工程博览会、麻省理工学院艾格顿中心、南非科技发展促进会、波兰下西里西亚科学节、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等,带来寓教于乐、探索启发、互动实操的科普实验活动或讲座、科学课堂,让公众能直接接触国际最新科技,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每一年科学嘉年华的直接受益公众和学生人数上万。每一年,美中科促会还邀请了北京一些中学的优秀学生担任“科学家助手”。并组织“科学家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能近距离接触国际科学家。

世界科普展示营造了科学国际化的氛围,让中国的孩子们接触、体验、学习到更多国家的优秀科技项目,开阔眼界,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国际科学嘉年华浓缩了世界科教精华,展示和体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科教理念、方法;带来的百余项科普展示交流项目,观众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培养兴趣,自然而然地学习并了解到国外先进的科教理念和方法;世界在线创客联盟是跨国性的合作,在不同的时区让中国学生与世界的学生实时对话连接,在线比拼创意制作,激发学生热情,燃起头脑风暴,在观众的心里萌发了科学的种子和希望;世界科普工作坊将科学嘉年华延伸到校园外,惠及到更多师生。科学不再“高冷”,学生也可触摸和探究,炫酷科学表演魔法秀用美轮美奂的经验表演形式让观众

阅读更多

 

科学与艺术大赛

为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科技教育活动国际化,将科普活动深入到更多人身边,打造中小学科技教育品牌活动,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支持下,我们在中小学推广“科学与艺术”系列赛事:哈佛大学医学院“Reflection in Action: building healthy communities ”大赛 (“行动中的反思——打造健康社区”大赛) 与麻省理工学院 “Minds and Hands: engineering better life”大赛(“动手与动脑——工程设计优化生活”大赛)

大赛目前已有十四年历史,由哈佛大学医学院发起,是波士顿市、剑桥市学校参与的一项将艺术和科学结合的盛事,旨在激励中学生关注个人及社区健康。大赛要求学生发现身边的各种健康问题,鼓励学生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并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来传播保健知识和健康信息,通过个人的努力带来整体社会认识的改变。科学与艺术大赛不同于国内其他传统科技类赛事,它更强调学科综合、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动手实操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提高自信,展示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打破对科学的抵触情绪,重新认识科学;在模拟真实的科学场景中体验科学家是如何做科研的,锻炼沟通协作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将想象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强调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科学中处处体现着艺术,科学可以表达艺术,让科学更加通俗易懂。大赛选题接近生活,结合时事,回归人类学习知识技能的根本状态,不设底线,但给创新力和想象力留有无限上升空间,每个人挖掘自身优势,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看到知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同时创造虚拟社会生态环境,解决真实社会问题,运用交流和团队协作技巧,合作突破。

 

户外活动

美中科技教育促会融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增强现实软件后台和各类国际科教资源,依托GPS,和麻省理工学院专家共同开发了和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理、密码、科学、人工智能等多主题、跨学科的户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户外的环境和活动中,通过合作和充分运用现有条件和所学知识,合作完成挑战,在游戏化和综合性的学习体验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深入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每次活动人数高达400人左右,合作学校涵盖北京各个区县。

基于GPS的增强现实游戏——是以真实场景中的虚拟情景模拟,通过手机定位在不同地点与虚拟人物和数据的交互以及实地任务的搭配,借助于游戏设置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分工合作,并在游戏过程中实地观察、实验探究、学习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环境、人工智能知识,同时体验科学探究方法的户外教育活动。运用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最新的增强现实(AR)的软件平台,通过可视化的模块脚本语言,将游戏设置在现实世界中,使学生们通过智能手机提供数字信息,浸入到结合真实场景和地理环境的其他学科方面的体验中,围绕真实位置移动的时候,与虚拟的角色、物体、数据进行互动。

 

科学节

美中科技教育促会整合国际资源,开发了纳米、化学、物理、宇航、生物等多个主题的大型科学节活动,并送入北京各区县的学校和各个社区中。科学节教育涉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通过科学与工程寻找开放式解决方案,分析并完善,深入并改进。同时,我们的科学节活动注重激发思考:我们的兴趣从哪里来,未来到哪里去,怎么去等全面塑造“人”的学习;注重为参与者提供开阔眼界,了解科技前沿动态的机会;把最新科技的魅力直接送到中国学生和公众身边,激发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对科学的兴趣,对科学产生亲近感,提高科普意识和科学素养。

每个主题的科学节涵盖50个主题相关的科学实验。我们的科技教育涉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通过科学与工程寻找开放式解决方案,分析并完善,深入并改进。同时,我们的活动注重激发思考:我们的兴趣从哪里来,未来到哪里去,怎么去等全面塑造“人”的学习;注重为参与者提供开阔眼界,了解科技前沿动态的机会;注重团队合作,交流,整体协调能力的实际运用。科学节教育着力讲述身边的科学,提升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培养动手能力,综合利用各类知识,结合个人优势,以疑问和难题为始,注重实践探究,通过科学与工程寻找开放式解决方案,分析并完善,深入并改进。培养创新能力,让科学教育成为公民成长过程的自然部分,在无拘无束的探索中进步;活动注重激发思考:兴趣从哪里来,未来到哪里去,怎么去等全面塑造“人”的学习;注重为参与者提供开阔眼界,了解科技前沿动态的机会;注重团队合作、交流、整体协调能力的实际运用;活动来源于世界,同时也用于回馈世界/社会;力争发挥地区辐射作用,把新开发国际水准的项目受益于更多的公民、热爱科学的理念传播到到更远的地区。

相关阅读
  1. 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物理科学节
  2.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物理科学节
  3. 北京市陈经纶物理科学盛宴
  4.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北京房山第四中学、北京房山第三小学、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科学节
  5. 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物理(宇航)科学节